微头条丨中企禁购美光产品,美方扬言要联合盟友报复,韩国又是“怨种”
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,科技领域的摩擦越来越成为两国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。双方之间在贸易、技术合作和安全考虑等方面的巨大分歧,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。据中新网消息,近日在对美企美光公司产品进行审查时,发现该公司对华销售的大多数产品都存在安全隐患,出于国家安全考虑,我国相关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停止采购美光公司的产品。
【资料图】
这样的举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,然而却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,中国发布消息还没一天,美商务部发言人就扬言称,中国此举是没有任何依据的,并表示要联合多国对我国实施报复。对此我想说的是,美国联合他国制裁中国的案例还少吗?
美国有错不改,还要胡搅蛮缠
美国企业存储制造商美光公司,因被指涉及质检不过关问题而遭到中国多家企业的禁用。对此,美国政府却非常敏感,迫不及待地对中国采取报复行动,并将其贴上“不公平、不透明”、“竞争性质受损”的标签。
据悉,美光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很大市场份额,而这次禁令的出台,也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做出的决定。明明是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,但美国却不依不饶,把责任全部推脱到我国身上,面对其抹黑的言论我们早已见怪不怪,毕竟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“身正不怕影子斜”,没有做过的事任由美国造谣也无济于事。
根据美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言,还要联合盟友一起制裁中国,这样的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最近的一次还是在上个月尹锡悦访美的时候,当时美国要求韩国不允许向中国出口半导体产品,致使韩国第一季度的GDP大幅度缩水,更令人不解的是,美国政府先给美光公司施压禁止其对华出口相关产品后,美国还不允许韩国来填补其市场缺口,可以说是自己过得不好,谁都别好过,逼急了连盟友都坑,而韩国也大概率将会成为美国口中的那个“盟友”。
面对美方有错不改、胡搅蛮缠,我国发言人也是很快予以了回应:无论是哪国的企业都没有例外,在中国经营就必须遵守中国法律。若有涉嫌违法行为,中国相关部门必将会依法处置、严惩不贷。中国欢迎任何企业进入中国市场,但前提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、不损害国家利益。
美国对韩国企业施压,要求不允许向中国出售产品,这种霸权主义行为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。这不仅损害了中韩两国的互利互惠关系,还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。我们坚决反对此类行为,呼吁有关企业和政府坚持独立自主态度,正确看待中国,防止被美裹挟利用。
“打不败我们的,终将使我们强大”
美国越是加紧对中国的围堵,我们就越是要奋发图强,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,以降低对进口技术的依赖程度。与此同时,中国还可以通过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支持技术创新,从而避免被美国单方面禁止访问国际技术和知识。并且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交流,以共同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。
其次,我国还可以通过自身人才培养来应对科技摩擦,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,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中国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,从而拥有更多具备顶尖科技能力的人才。
最后,中国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,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。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技术支持,中国可以在国际上让自己更具有影响力,并在国际领域竞争中获得优势。
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,“打不败我们的,终将使我们强大”,目前我国已经在芯片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,想要完全实现自主生产只是时间问题,而美国的“科技壁垒”害人害己,世界总有清醒的时候!
相关新闻
- 微头条丨中企禁购美光产品,美方扬言要联合盟友报复,韩国又是“怨种”
- 雅戈尔董事长回应剥离地产业务:审时度势,积极应对_每日观察
- 5月24日连豆粕早盘下跌
- 【光明时评】“新三样”出口火爆 折射中国经济新动能
- 金鸡独立的标准(金鸡独立的标准姿势)-环球看热讯
- 环球今头条!将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 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
- 三友化工:5月23日融资净买入303.55万元,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1132.35万元 焦点热讯
- 北京通州房地产10亿元私募项目状态更新为“已反馈” 当前关注
- 速递!ppt制作技巧及要点_ppt制作技巧及方法视频
- 故宫博物院发布甲骨整理研究等古文字工程阶段成果_每日视讯
- 阿兰德龙电影_关于阿兰德龙电影的介绍
- 每日消息!武汉无偿献血主题曲《最美的模样》正式发布——无数个献血故事凝聚成一首歌
- 焦点快看:武汉开放大学(关于武汉开放大学介绍)
- 全球今热点:新车报讯:福特MustangMach-E发测试版OTA软件小范围调查车主反馈
- 全球观察:马銮湾新城北区将新建一所幼儿园
- 婚外情引发命案,潜逃23年的他终落网…… 焦点速讯
- 里程碑!国安球员张稀哲已经在中超出场300次,91年龄段第一人
- 红土地上振兴路:“烟稻轮作”鼓起农民“钱袋子” 当前速看
- 骂人的句子不带脏字200字 骂人的句子不带脏字_全球新资讯
- 外媒:迪士尼第三轮裁员或超2500人-焦点资讯